永續環境

 

氣候相關財務衝擊

 

近年來極端氣候加劇,全球關注氣候變遷議題,微端科技除了鑑別企業營運相關風險外,亦參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(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 TCFD)之內容,參照其建議指引進行公司的氣候風險與機會鑑別,並揭露公司因應氣候變遷之策略。
微端科技依TCFD建議之「治理」、「策略」、「風險管理」、「指標與目標」4項核心議題建立風險架構,辨識微端科技於氣候變遷風險及機會上之衝擊,進而提出因應策略,相關內容分述如下:

 

治理:
由總經理擔任永續發展工作小組主任委員,並由各單位一級主管進行風險鑑別、評估,提出因應策略。

 

策略:

  • 永續發展工作小組透過評估問卷收集並鑑別氣候風險與機會
  • 參照氣候相關衝擊,提出相對因應策略
  • 因應氣候相關風險和機會調整公司的策略和財務規劃,微端科技參考2℃情境(2DS)於永續發展工作小組會議中進行討論,同步使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(Taiwan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 Information and Adaptation Knowledge Platform, TCCIP)所提供之工具作為氣候變遷實體風險情境之評估參考,最終擇定採用2DS / RCP2.6情境作為本公司氣候變遷實體風險情境,使用定量與定性之氣候相關情境分析以採取對應策略

 

風險管理流程:

1.風險項目盤點:參考TCFD 建議、國內外相關法規與外部利害關係人期待,識別可能的風險與機會項目。

2.衝擊評估:依據風險發生時間區間、風險發生可能性、風險可能發生位置、風險衝擊程度,進行關鍵風險分析與識別。並將分析結果以量化方式進行排序,挑選前三項風險與機會項目制定因應措施。
3.風險與機會財務衝擊評估:考量風險/機會發生的可能性、影響營運的程度,評估可能帶來的財務影響項目與程度。
4.因應方案規劃與報告:依照內部管理流程針對關鍵風險與機會進行報告,考量財務衝擊程度,評估因應策略 (減緩、轉移、承受、控制) 與規劃因應方案,定期於永續報告書中揭露。

 

目標
微端科技使用相關指標管理氣候變遷相關之風險與機會,未來將逐步發展綠能並減少碳排,期能藉此降低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。除此之外也長期推動「節能減碳措施」,主要措施如下:

  • 用電:照明設備選用省電環保標章產品,無人開會之會議室關閉空調及照明;午休時,辦公室及公共區域僅留必要照明。
  • 水資源:宣導節約用水,節制公廁洗手檯出水量,汰換老舊設備並優先選用具有「省水標 章」的水龍頭及馬桶。並定期巡檢抽水馬達、水塔、水龍頭或其他水管接頭以及牆壁或地下管路有無漏水。
  • 廢棄物:宣導廢棄物減量政策,例如:公文及紙張使用,盡量採雙面列印或反面重複利用, 並提升公文線上簽核系統使用率,以減少紙本公文列印。
  • 溫室氣體:2024年排放的溫室氣體範疇一為11.7824公噸 ,範疇二為84.6062公噸。(上述數值均為公司自行統計,未經外部公證單位進行查證)。
  • 策略擬定:由永續發展工作小組擬定氣候相關風險因應策略,並定期檢討改善。

 

氣候相關衝擊及因應

風險與機會項目

財務衝擊及因應機制
客戶行為變化
  1. 財務衝擊:
    (1) 客戶因為成本因素,優先訂購其他供應商之產品
    (2) 客戶因為服務因素(例如交期及彈性),優先訂購其他供應商之產品
    (3) 客戶因為對供應商品質或規模的要求,優先訂購其他供應商之產品
    (4) 客戶的產品策略改變,不再釋放出同類型產品訂單
  2. 因應措施:
    (1) 強化購料會審以及工時評估,必要時實施策略性報價
    (2) 強化客製、彈性及服務能力以積極爭取訂單
    (3) 發揮自身優勢以積極爭取訂單,如堅持優良品質、重視客戶需求,以積極爭取訂單
    (4) 持續開發新機會,預設若流失主要客戶之訂單,應如何及時調度資源,避免危機
原物料成本上漲
  • 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鏈關係,降低極端氣侯對企業的影響。
  • 確保原有之原物料來源及交期穩定供應。
  • 持續尋找替代性原物料。
  • 積極嘗試改變產品設計,減少對特定原料的依賴。
使用更高效率的生產和配銷流程

因應人力資源短缺的趨勢,微端科技將以可用自動機台生產為主設計製程,從源頭簡化產品設計的生產流程。若已是最簡化生產過程的產品,則尋求協力廠商合作設計自動機台提升生產效率。

 

 

原物料管理

 

微端科技主要產品項目包含LCD 顯示模組、專業影音產品設計組裝及軍警保全用隨身攝影機執法儀等,在原物料的採購上,我們盡可能選用對於環境衝擊較小之原物料,以降低營運活動對環境造成的衝擊。由於產品特性與一般終端消費性產品不同,因此微端科技無建立產品回收機制,但在製程中所產生的下腳料及廢棄物,皆委託合格的廢棄物處理廠商進行處理。

近年來極端氣候加劇,為了避免原物料的供應受到影響,微端科技已於2023 年將原物料控管機制加入原物料管控系統中,週期性了解目前國內外主要供應商的供應情形,未來也將定期檢視原物料的使用情況,以預防原物料供應出現短缺。

2022年至2024年,微端科技之可再生物料使用量維持穩定,不可再生物料使用量則呈現下降趨勢,詳細數據揭露如下:

 

 

能源管理

 

微端科技主要產品為專業音效器製造生產、工業用顯示模組、指紋辨識模組、無線充電設計製造等消費性電子產品。微端科技積極節能並同時提升能源使用效率,能源使用來源以外購電力為最大宗,其次為公務車之車用柴油,2024年能源密集度相較前一年度下降6.44%,雖外購電力能源消耗微幅升高,但產值同時也呈上升趨勢,可將其視為營運所需之額外消耗。

內部能源消耗近3年之詳細數據揭露如下:

 

近3年度總能源消耗量及能源密集度揭露如下:

 

 

水資源管理

 

微端科技之製程主要以SMD打件與組裝為主,因此無用水與汙水排放之需求,公司取水之主要用途為生活用水,自來水來源占比為100%,所產出之廢水亦僅有生活廢水,無工業廢水產生。
2024年總取水量與2023年相同,為1.161百萬公升(ML),整體用水量與前一年度持平,推測是因生活用水量已為現階段之最小值。微端科技未來將持續研擬節水措施,期能與地球共好,降低水資源使用以節省碳排。

 


 

廢棄物處理

 

在廢棄物產出與清理上,微端科技秉持著廢棄物資源化的理念,將廢棄物進行最大化利用,盡可能降低產出量。也於內部倡導減少使用實體紙本文書,一般文件盡量採雙面列印,並重複使用報廢文件之空白面。廢棄物主要處理方式為委託廢棄物處理廠商,廢棄物處理廠商皆為當地環保局所核可,並提供相關處理過程證明以進行後續追蹤,也進行流程上的優化,廢棄物以資源回收再利用為主,最終處置為輔,在管制措施上要求垃圾確實分類,避免廢棄物隨意棄置丟棄。除此之外也進行廢棄物源頭管制,在製程中所產生之廢棄物將依照下列有機溶劑、錫渣、紙箱、PCB板邊、塑膠類、金屬類、玻璃類、電池類等性質進行分類,落實分類回收。

註:2022年托盤之計算重量以及2023年廢紙回收之重量因資料不齊而重新編輯,經確認後此處更正為完整之數據,修改數字如表。